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湖北钟祥:土地整治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根基
时间:2017-06-26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品质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如今,新型农业已在湖北省钟祥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源于土地整治奠定的良好根基。湖北省钟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琳说:“土地整治,开启了钟祥现代化农业的新航程和新型农民的幸福路。”

  高品质农产品:吃出健康长寿来

  钟祥是全国第二大长寿之乡,长寿的原因,不仅有好山、好水、好空气,更在于这里的土地富硒——钟祥人祖祖辈辈吃的都是富硒农产品。

  江汉流域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显示,钟祥市富硒土地面积约500平方公里。为全面查清富硒资源情况, 2013年起,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局先后在钟祥实施了第一批次三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调查范围包括柴湖、石牌、胡集、丰乐、客店、旧口6个镇,调查面积1404 平方公里,以0.4毫克/千克为标准按照1∶5万比例尺圈定了优质富硒土地面积209.34 平方公里,部分地区达到1∶1万或1∶5000的标准。

  “钟祥土壤普遍呈弱碱性,更利于农作物对硒元素的吸收,更容易生产出有机富硒农产品。”钟祥市国土资源局督办室主任李俊宏介绍,检测结果表明,钟祥市目前所种植的农产品均达到有机富硒标准。

  富硒土地的发现,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土生土长的文集镇汉林寺村李友志原本在当地做建筑材料生产,看到了富硒土地的商机后,决定在家门口再次创业——组建湖北农谷长寿源联合社,将整治后的6000多亩土地一次流转后进行富硒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并在武汉设立了专卖店。

  “原来我们的大米1块多钱1斤有时还卖不出去。现在精加工再打上富硒大米标签后,1斤要卖18块。”李友志说,土地产出也由原来的每年每亩600多元陡升到8000~10000元。

  “钟祥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整治完成的耕地还不到80万亩。”陈琳说,如果全市268万亩耕地全部整治成高标准农田,保守估计每年的粮食产量将增加4亿斤。

  有机农业:以地养地育沃土

  钟祥市柴湖镇,中国最大的移民村。上世纪60年代,国家修丹江口水库时,4.9万人不讲条件从河南省淅川县来到了这里。但安置地是汉江防洪大堤修筑后圈出来的“流沙”地,不仅雨季在汉江水位线以下,而且既不保肥也不保水,雨天土粘如胶,沾在脚上让人举步维艰;晴天土硬如铁,尖的土块能磕得人鲜血直流。农田产出处于靠天收状态,移民们也一直没有摆脱贫困。

  为彻底改变移民的生活状况,从2010年起,在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钟祥市先后在柴湖镇安排一系列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共11.06万亩。

  2015年,本在外地从事化工产品经营的李明来到到柴湖最贫困的马南村。“整治后的土地虽然旱能浇、涝能排,但先要改良土壤。”李明说,对马南村整治后的2200亩土地整体流转后,他和朋友在当地成立了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出了改良土壤、有机农业同步发展的思路:种植业以玉米和蔬菜为主,养殖业建设了年出栏600头的肉牛厂和年出栏10万只的养鹅场。玉米秸秆打碎了喂牛,牛粪集中起来养蚯蚓,蚯蚓转化成的高品质有机肥再肥地;蔬菜则以向市场提供精菜为主,剥下来的菜叶喂鹅、养鱼。这样,就形成了种植为养殖提供饲料、养殖为种植提供肥料的有机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钟祥局副局长姚天春说,类似于马南村的“流沙”地,在钟祥还有好几处,面积近万亩,都可以用绿邦的这一模式进行土壤改良。

  更可喜的是,绿邦还将带动移民致富作为自己的责任。“绿邦选择向市场提供精菜,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李明说,在青壮年外出务工后,留下来的移民其实都是老弱病残或因家庭特殊情况无法远离家门的人。他们脱贫致富的愿望更为强烈,却找不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剥菜叶这样的简单工作,正好为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

  “去年虽然遭遇特大水灾,但绿邦仍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7万1千多人次,为村民发放劳务费570万元,务工的移民年人均收入2万元。”李明说。

  观光农业:农村梦想也精彩

  “农田收入保平常,苗木收入存银行,务工收入奔小康,特色产业圆梦想。”在钟祥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九里回族自治乡杨桥村肖家嘴村民小组,村委会主任董明说着这样一件趣事: 2016年4月5日,在全市农村垃圾治理会上,钟祥市委副书记周正清曾对参会的乡镇长承诺,谁要在杨桥村寻到垃圾有奖。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尽管不同的乡镇长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但至今仍无一人领到此奖。

  据了解,杨桥村以前和周围的村一样,虽然离县城只有十来公里,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到头力没少出但钱没多挣,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线下。

  2012年,钟祥局在杨桥村安排了土地整理项目,使原来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变成了沟、渠、路、电配套完整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后,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4600亩,完成河道清淤、道路硬化16公里。”九里国土资源所所长何小涛说,基础设施刚一改善,杨桥村就提出了依托区位优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观光农业的方向。

  确定了发展方向,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贵提出了美丽乡村、观光农业建设的措施和目标,在土地整治项目竣工时,杨桥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苗木花卉、农家乐、土鸡肉鸡蛋鸡养殖、鱼稻共作、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全村于2016年底实现成建制脱贫,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也由原来的每年不足7000元上升到现在的1.2万元。

  “今天包间全部订出去了。”尽管是周四,村民王义刚的农家乐生意依然火爆,服务员告诉记者:“清明节时,15桌客人坐满了包间和走廊,实在没地方安排还推掉了5桌。”

  土地整治后还带来了新一代村民就业观念的转变:看到整治好的高标准农田,村民王礼江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家发展鱼稻共作:稻田种稻,四周则挖出二三米宽、一米多深的水沟养鱼,稻谷收获后加工成小包装大米,就在家门口卖给游客,卖5元1斤。全家的收入由原来的不到3万元猛增到10万元。

  李友志的长寿源联合社,在将汉林寺村整治的地流转过来后,建起了集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娱乐农业为一体的新模式——香稻嘉鱼:稻田四周开挖深沟养鱼、鳖和龙虾,田里种优质水稻。稻田肥料以自己生物燃料工厂的废渣为主,再在水沟、稻田安置一盏盏诱蛾灯,夜晚开灯诱杀飞蛾、虫子给鱼加“营养餐”。 当5月秧苗长到30厘米高、鱼长肥时,组织传统捕鱼等休闲娱乐活动。

  “土地整治是干部所盼,更是农民所盼。”陈琳说,“我们希望土地整治能覆盖全市所有基本农田!”